高精度摄影留存文物图像、“云上图书馆”丰富阅读生活——
“网”聚书香 “云”游四方(大数据观察·新产业新业态)
数据来源:国家博物馆、深圳图书馆、腾讯文旅、艾瑞咨询
核心阅读
点开“云游敦煌”小程序,莫高窟在眼前“复活”;一指一屏,漫步“云上图书馆”,与书友共赴文化之约;3D打印精准复原,可拆装、可运输,云冈石窟也能“说走就走”……
近年来,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拓展,文化资源实现了更好的?;ず屠?。数字化技术带来新的展览形式和用户体验,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大好河山,尽览文化之美。
流云飞花旋舞,飞天飘曳、彩带飞环,在敦煌莫高窟,8K超高清实景球幕电影《梦幻佛宫》让观者宛若游于洞窟,无不惊叹这骇世之美。2016年,先后上线的中英文版“数字敦煌”资源库让30个洞窟的高精度数字化资源触手可及。随时随地,点开“云游敦煌”小程序,经典洞窟全景漫游,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就连人物唇角笑意的深浅,都还原得分毫不差。
当文化遇见数字技术,“云端”之旅如何实现?文博数字化资源如何开发?文物?;び泻涡峦揪??
文物数字化,让近1500万人次云游敦煌
“云游敦煌”是今年敦煌研究院与腾讯等推出的首个拥有丰富敦煌石窟艺术欣赏体验的小程序。截至6月16日,该小程序总游览人次近1500万,相当于甘肃2019年国庆假期全省接待量的一半以上。
有着165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至今保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以及2400多尊塑像。屡创新高的游客接待量,让洞窟?;さ难沽υ嚼丛酱?。
能否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敦煌石窟得以“永生”?2006年,敦煌研究院成立了专门从事文物数字化?;さ氖种行?,联合科研院所协同攻关?!笆只?,就是将洞窟、壁画、彩塑等文物,通过高精度摄影录像,生成数字图像?!倍鼗脱芯吭何奈锸只芯克彼び崽煨闼?。
进入较小的洞窟拍摄时,辗转腾挪方寸间,既要保证拍摄的精度,还要避免伤害壁画?!氨匦牒茏ㄗ?、很小心。一天下来,累得要命!”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职工安慧莉说。
文物数字化讲究形状、颜色、图案无缝拼接?!澳呖咔奖诒纠淳筒黄?,要做成平面图像,会变形。怎样将形变降到最低,我们也在一边摸索,一边创新?!庇崽煨闼?。
据了解,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以一个80到100平方米的中型洞窟为例,10个人一组,全部完成数字化需要3个月。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了230多个洞窟的数据采集、10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
“做好对文物古迹的修复和?;?,是文博机构最基本的职责之一,而数字化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用先进技术让文物样貌永远留存?!倍鼗脱芯吭焊痹撼に詹袼?,技术力量加速了博物馆功能的拓展,线上“敦煌”与线下实地的莫高窟成为并行的文化空间。
AR技术发力,“云共读”分享读书乐趣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深圳图书馆发起粤鄂澳“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采用AR技术实现线上共读,并且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
“活动设立‘1+4+N’多会场,1代表AR线上共读的总会场,4代表广州、深圳、武汉、澳门4个主会场,N代表遍布粤鄂澳各地的所有共读点?!鄙钲谕际楣菰亩镣乒悴炕奇航樯?,“共读”活动旨在呼吁市民打开书本、品味书香,享受阅读的快乐。
此次活动以图书馆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为领读人,粤鄂澳三地近150家图书馆、超过430个共读点参与其中。
除了“云共读”,深圳图书馆还搭建“云上图书馆”,丰富市民的阅读生活。在“云上图书馆”,读者可以获取海量数字资源,凭借一张读者证,几乎将整座图书馆“装”进手机。读者再也不用为了写论文翻阅厚重书本,通过一条网线即可便捷查找。
为了给读者提供舒适的数字阅读体验,深圳图书馆近期还推出“数字阅读馆”,这是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线上数字阅读平台。从以前的一大早排长队等待开馆,变成现在的深夜泡一会儿“数字阅读馆”,读者线上阅读热情高涨??ń鲆恢?,平台访问量约3.6万人次,资源访问量超34万次。
“宅家逛图书馆,不仅仅是疫情影响下的无奈之举,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鄙钲谕际楣莅旃抑魅涡び李瘫硎?,在今年的疫情期间,深图暂停到馆服务两个月,但读者馆外访问数字资源25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上涨21%,馆外下载资源240万兆,同比上涨58%。
3D打印复原,云冈石窟“动”起来
6月12日,“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展览在浙江大学艺博馆开幕,展品包括世界上首个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这是等比例复原的云冈第十二窟。
2016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就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第十二窟进行高保真三维数字化信息采集,历时3个月进行了52站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了55680张照片。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后,合作团队建立了第十二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
“为了让文物走出去、动起来,云冈石窟研究院近年采用激光扫描和3D打印技术,已经等比例复制了第三窟、第十二窟、第十八窟,实现了可拆装、可运输,随时可移动行走?!痹聘允哐芯吭焊痹撼ご尴妓?。
3D打印佛像包括五个基本步骤:数据采集、切块分析、数据调整、打印运输、拼合上色。其中,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前置环节的重要步骤。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工作室主任宁波介绍:“云冈石窟的佛像属高浮雕,有浓缩的空间深度感,比如文物佛像的耳朵,立体感很强,这也意味着扫描和测绘难度更高?!?/p>
“‘形、质、色’,缺一不可。云冈石窟所在地山西大同地处‘塞外’,这里的砂岩有独特的颗粒感,要打印出这样的质感,后期必须要喷砂上色?!本荒甓喾锤瓷秆?,结合材料的防老化、憎水性、耐火性、硬度等综合指标,最终采用了高分子有机化合材料,该材料硬度高、轻便性好,打印的石窟可以保存到50年后,并且能抵御酷暑、大风和火灾的威胁。
数据采集的成果可以实现“一鱼多吃”。3D打印一方面让文物走向全球各地,另一方面也能利用数据进行网上建模,实现移动端的云上展览。目前,通过手机微信端即可登录云冈石窟,进行全景VR观看,近距离欣赏千年前的塞外石窟文化。截至今年6月22日,云冈石窟数字化室全景漫游总浏览量约为32.1万。(记者 乔栋 王锦涛 姜晓丹)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