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总体战、阻击战中,中西医联手共同铸就了一道牢固的生命防线,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其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推荐使用的抗疫利器“清肺排毒汤”成为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方剂,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向的正确性。
认知人与自然 勇于使命担当
古今中外,均有大型疫病相继发生,国外的“黑死病”、“大型流感”曾经造成了灭顶之灾,国内从公元前360年到公元1644年的两千年中,有史记载的瘟疫竟达250次以上,多次大型疫情造成死亡枕藉。张仲景《伤寒论·序》曾哀叹:“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当前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恶化尚未能得到有效、根本的改变,导致各种致病因子不断变异,人类疾病谱亦随之越来越快速演变,于是,SARS、MERS、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霍乱、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此起彼伏地祸害苍生。因为疫情传播的规律具有“四无差别”的特点,即无国界差别、无种族差别、无贫富差别、无等级差别传染流行,百疫丛生也就越来越趋向于常态。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完全符合疫病防控的主旨?!爸挝床 ?,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的疾病发生发展全程,事实证明中医药对疫病的防控非常有效。以“清肺排毒汤”为例,截至5月20日,纳入“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的10个?。ú话ê笔。?6家定点医院1337例本土患者, 1323例治愈出院(占98.95%),其中包括57例重型患者。且救治患者无1例轻型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彻底实现了“病中防逆转”,阻断了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
由此看,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我们必须充分认知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作为医药卫生工作者“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必须勇于护卫生命健康的使命担当,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
二是中医药在疫情防控的“战时”必须尽早及时介入,在疫情防控的“平时”要参与“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与西医药携手,优势互补,“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应急和救治能力,要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用行动和效果来实现和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并重”。
辨析核心病机 诚于传承精华
新型冠状病毒本身不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因此,面对病毒蔓延的疫情,必须争分夺秒寻求有效方药救治。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启动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专项。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中医如何认知新冠肺炎?专家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当然属于“疫病”范畴,是瘟疫的一种,具备疫病的易感性、相似性、传播性、危害性四大共性。但是,究竟属于“肺温”、“湿温”、“湿毒疫”、“湿疫”还是“寒湿疫”?纵观本次疫情,寒湿入肺,痰饮郁结,出现气逆咳喘等症状;毒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发热、咳嗽等症状;湿邪入里,加之肺为水上之源,肺失宣降,水经不布,水湿内盛,以致脘痞,纳差,呕恶、便溏等胃肠道症状及普遍的舌苔厚腻?!痘频勰诰费浴靶爸?,其气必虚”,又言“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本病发病之前即有正气虚,发病之后,病邪内羁,气血津液受耗,又容易致虚。因此,虽然致病因素很多,但本病主要由“寒湿之邪”所致,寒湿病邪是核心病机,此疫当为“寒湿疫”。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伤寒杂病论》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而这正是中医临证思维的精华所在,只要辨析核心病机精准,则组方针对病证精准。有是病、见是证、立是法、组是方、用是药。证变则法变,法变则方药变,以变应变,灵活运用,精准匹配。所以,运用筛选、组合自公元3世纪初中医经典《伤寒论》的“清肺排毒汤”,终能疗效显著、战绩斐然。
从这个角度,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包括:加强中医药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ぬ趵?;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总之,要使传承精华有“根”、有“本”。
二是要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关键在于加强中医临证思维和学术流派的挖掘、整理、传授、继承与发扬。
三是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研制核心处方 善于守正创新
以“清肺排毒汤”为例,这是由中医典籍《伤寒杂病论》中的四首经方为主化裁而来。这就再次证明:每当大疫急难当头,中医可以基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发病的时间、地域以及气候等特点,通过病因病机分析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守正创新”地制定出准确的方案,运用到临床救治之中以拯溺救焚、解难纾困。
由此,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梢源用现幸揭┳?、全国以及省市中医药优秀人才、西学中、西医药、计算机、新科技等跨界专业人才和民间中医、少数民族医确有专长的人才中遴选、培养。特别是全国中医药(临床、基?。┯判闳瞬叛行尴钅?,它创造性地采用“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方式已经研修培训到第四批了,被业界誉为“中医黄埔”,这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同时,建议建设国际一流中医药大学集中培养高端中医药人才。
二是要“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三是要做到“五求”:在传承创新全程中要力求做到求正、求真、求实、求精、求新。其主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扒笳?,就是首先要力求方向正、思路正;“求真”,就是要求理论真、方术真、药物真、传授真;“求实”,就是要求案例实、数据实、疗效实、业绩实;“求精”,就是要求释典精准、辨治精准、组方精准、用药精准;“求新”,就是要求创新理论、创新治法(包括给药途径)、创新方术、创新药物(包括炮制和剂型)。
总之,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应该力争做到“三要”:一要在守正的前提下创新,做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既不能唯古是从、故步自封,又不能以西律中、削足适履;二要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跨界融合为平台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开展创新;三要以治未病和中医优势病种为主,让国际医疗保健与我原创中医“接轨”。(孙光荣 何清湖 刘应科 孙相如 孙英凯)
?。ǖ谝蛔髡咚锕馊傥酱笫?,第二作者何清湖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