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向他身后的病人,看到一种非常绝望的眼神?!?/font>
◇“铭记于心、力鉴于行,让更多人活下来就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font>
4月4日清明节当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再次更新朋友圈文章。哪怕见惯生死,她依然细腻动情地写下:“铭记于心、力鉴于行,让更多人活下来就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p>
张笑春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此前在朋友圈发的一条信息,成为抗疫的新闻人物——2月3日在武汉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大量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法收治入院,张笑春依托自己丰富的影像医学经验,勇敢地在社交媒体呼吁,将CT影像作为新冠肺炎诊断的主要依据。这一观点旋即引发广泛讨论。
发出这一呼吁两天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提出,要求在湖北省内增加“临床诊断病例”分类——即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的疑似病例。
因为这一新标准的出现,仅2月12日这一天,湖北就增加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朋友圈推文,给湖北疫情防控带来深刻改变?!恫t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张笑春进行了专访。
发现CT影像和核酸检测结果有出入《瞭望》:你最早是什么时候从影像医学接触到这个疾病的?
张笑春:我们医院最早看到新冠肺炎这样的影像是在2019年12月27日、28日,有同事看片子说您过来看一下这像什么,我过去看后脱口而出:这像非典,难道非典又卷土重来了?
我感觉它跟非典的影像非常像。又过了几天,2019年12月31日上午,我们医院开会,会上才知道武汉发生了不明原因肺炎,这就是我们最早知道的时间。
《瞭望》:你是如何发现CT影像和核酸检测结果有一些出入的?
张笑春:春节前,我们医院要出一部新冠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影像科的任务就是写影像部分。我们根据核酸确诊的病例对照CT,分了很多类,找出相应特征。但其中仍有不少具备类似特征的影像案例并未做过核酸检测,还有部分检测结果呈阴性。
我就继续着手调查,咨询检验科同事,得知相当比例肺部CT已经有典型炎症表现的患者,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阳性比例只有30%到50%。对于这个结果,当时我十分吃惊。
《瞭望》:听说你父母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张笑春:大年初二晚上11点多,我妈妈打电话说有些不适,症状很诡异,主要表现在神经方面,双腿、上肢发麻、全身紧缩感和多汗。
我赶紧咨询急诊科同事,他说很可能是新冠肺炎。他还告诉我,因为新冠肺炎不只表现为发热、咳嗽,很多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也会出现。第二天早晨,我给妈妈拍了CT,双肺都有窄窄的一条实变。这样的CT表现,我在其他老年新冠肺炎患者的CT片上看到过,但随后的核酸检测结果却是阴性。下午我给爸爸也做了CT,结果发现他的肺部病变范围比我妈妈的还广,而且也不典型。因为当时的收治标准是核酸检测必须阳性,他们就只好回家隔离了。
我越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核酸结果阴性的部分病例,实际CT显示肺部已经有急性炎症了。因此,我就在想怎么能让决策者知道这个情况。
“肺都这么严重了,应该住院”《瞭望》:是什么促使你2月3日在朋友圈反映这个情况?
张笑春:即使我自己在医院工作,父母也因为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住不进医院,到处碰壁。他们在家也无法实现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医学隔离作用,这种家庭留观实际是无效的。
这种情况并不只发生在我身上。我在医院帮助父母排队办理手续时,队伍后面有人不小心把家属的CT片掉在地上,在他捡起来的一刹那,我余光一扫,发现肺部也是双肺弥漫性病变。我就请他举高给我看,看完后我说:“肺都这么严重了,应该住院?!彼锤嫠呶液怂峤峁且跣?,住不进医院。
我望向他身后的病人,看到一种非常绝望的眼神。本身我就对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的病患持一定怀疑,这件事更加刺激到我。我在想怎么用CT结果作为依据将这些人先收治入院。
但当时大家都在处理疫情相关各种事情,都很忙,我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途径。我想就算向我们院领导报告,他们也不一定有能力解决。所以我一直在踌躇,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外,我当时也有一定顾虑。一方面,这些观点会不会给疫情防控带来负面影响,毕竟我从专业角度出发的考虑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另一方面相对自私一点,我担心说这些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我怕这种专业意见引起大家误解。
从凌晨3点起,我就把微信编了删、删了编,最终还是删掉了。第二天9点左右,我还是仓促写了一段话,配上图就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引发讨论。
我主要提了两条建议。其一,CT影像应作为重点疫区筛查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据;其二,立即叫停无效家庭留观,改为征用学校、宾馆和酒店单间隔离。只有采取这种严格措施才能解决问题,这实际上与后来的“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是一致的。
“CT诊断完成了阶段性使命”《瞭望》:2月19日,第六版诊疗方案取消湖北省内的“临床诊断病例”分类,确诊依据又调整为核酸检测结果,你觉得这个事是不是又回到了原点?
张笑春:我觉得这不是回到了原点,而是CT作为诊断依据,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任务。
CT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在2月11日到18日间起到一定作用,它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为什么说完成了?2月12日新增确诊病例14000多例,其中以CT作为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就有13332例。第一天,临床诊断病例占92%,第二天就开始下降,第三天就下降到40%多,随后逐渐平稳。
其实,CT手段解决了以前得不到救治的疑似病例存量,他们中的大部分可以因此入院治疗。诊疗方案不断更新,是不断完善的再认识过程,CT诊断完成了阶段性使命。
不过,CT的作用还将持续。CT影像能够进行肺部损害的分期评估,判断患者是轻症还是重症,是否可以出院,是否可以解除隔离。即使疫情控制住了,还要对患者做一段时间的CT跟踪随访,根据病人的病情进展,判断采取哪种治疗措施,这同样是救命的作用。
《瞭望》:现在回过头看,CT影像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在促进传染源快速集中隔离和集中收治方面起到不小作用。你怎么看?
张笑春:我的言论是否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暂且不论,起码在那条朋友圈发出后,2月5日,第五版诊疗方案就加入这一部分内容。这对我们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这种重点疫区的老百姓来说,就是救命。因为人命关天,及时救治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们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还有一个潜在的成效,就是这些病例密切接触的人群被我们掌握了。密接者也能得到非常标准化的隔离,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总体来看,国家卫健委第五版诊疗方案的公布,对湖北省战胜这次疫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组专题采写记者:周甲禄?余国庆?杨志刚?徐海波?侯文坤?王斯班?李伟?李思远?马原驰?郝晓江?潘志伟?方亚东)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