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一)15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一)15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李干杰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刘厦 摄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期,环保数据造假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环保数据造假无疑是最严重的治理之难。请问部长,我们以后将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杜绝环保数据造假这个问题?
李干杰: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很敏感,大家也很关心。您刚才讲的环保数据造假,我体会您讲的是监测数据造假。在实践中,过去最突出的也是这方面的问题。对监测数据造假,我们是深恶痛绝!我本人一再讲,我们现在生态环境的管理、生态环境的治理就像一座大厦,这座大厦,你要让它屹立不倒,最关键的是中间这个柱子一定要坚实可靠,而我们的监测就是这个大柱子。如果这个大柱子撑不住,这个大厦就撑不住,它一定会倒塌?;痪浠八?,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也是我们环保工作的生命线,不能出毛病,不能有问题。这几年,我们着力推动监测网络建设,按照中央的要求,这也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的真实、准确、可靠的问题。我们对环境监测数据提了三个字的要求,“真”、“准”、“全”,也就是真实、准确、全面。
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之前我不敢说,但今天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的监测数据是真实、准确、全面的。如果说全面,现在还有点差距,因为现在大气监测国控点1436个,大家认为可能还要设得再密一点,水的国控点是1940个,可能有些地方还没有设。但是数据是真实、准确的,我们心里是有底的。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保证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跟前后两方面的信息情况是相匹配的。前面跟我们掌握的治理工程的推进、实物量的完成是匹配的,后面跟我们听到的、社会反映的、老百姓的感受是一致的,不像过去是“两张皮”,我们说环境质量好了,老百姓不认账,过去这种情况确确实实存在。
对于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我们是怎么办的呢?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使得今天的情况有大的转变和好转呢?三句话:第一,做到让其不敢。发现问题立马查处、严肃查处,并且不是一般的追责问责,不是蜻蜓点水。比方说最典型的,已经向社会发布的两个典型案例,一个西安的监测数据造假案,一个是山西临汾监测数据造假案,不仅仅是有行政处罚,关键还有刑事处罚。临汾一个案子,进去了16个人,这在过去大家想都想不到,为了一个监测数据,有16个人受到刑事处罚。
第二,做到让其不能。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另外人防加技防,做到不能。过去,我们国控点监测都是由地方负责的,名义上是国控点,但实际上是地方进行运行维护的,是考核谁,谁监测。我们现在体制创新,谁考核,谁监测。我们考核国控点,就是我们监测,我们请第三方进行监测,而不再由地方进行监测,并且我们对第三方有严格的一套管理制度。另外,我刚才讲到,人防之外还有技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对监测的干扰能够避免,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就能知道。比如国控监测点位,不仅仅是监测设备本身,也包括其他一些视频设备,全是跟我们监测总站联网的,一有动静,这边马上知道,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第三,做到让其不愿。当然让其不愿坦率说还有差距,因为考核的压力大,他完成不了的时候就容易动歪脑子。我们反复强调,做宣传,同时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倒逼,还有对于确确实实做得好的,我们在一些政策和其他方面,也给予奖励、鼓励和支持,宣传引导大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把监测工作做好。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把这个不敢、不能、不愿三件事做好,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规章制度。同时,最重要的是加强质量管控,发现问题严肃查处,确保我们监测这个顶梁柱、这条生命线能够不出毛病,确确实实发挥好它的作用,我们也还有这个信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