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上名校,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梦想。但怎么把优质教育资源送进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确实是教育部门最为难的问题之一。如果名校像孙悟空一样会分身多好!杭州市西湖区真就这么去尝试了,他们的招数叫:“名校集团化”。
1 名校成为“孵化器”
“名校+”的“1.0模式”,始自求是小学,这是西湖区探索连锁办学的“东风第一枝”。以“名校+新?!钡陌煅J?,求是小学带起了竞舟小学、星洲小学。其后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于2002年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
求是教育集团如今共有学校6所,老师约350名,学生约5800名。其中两所已经实现相对独立管理,并作为新母体输出优质资源在区域内产生辐射效应。
求是的名声越来越响,有人提出:“名校集团化做得这么好,能否去更偏远的农村带带乡村学校?”
顺应需求,2011年西湖区教育局推出“名校+”2.0版——打造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把名校和乡村学校联合在一起。首批组建杭十三中教育集团-周浦中学、学军小学-转塘小学等紧密型教育共同体4个。从育人理念、教育方式到校园文化,名校对乡村学校的浸润式改造是全方位的。
2017年,“名校+”模式再度升级到“3.0”,迈进全域优质新时代?!?新?!薄?普?!倍嘈凸采?、名校联盟带动多校共融,集团下属学校成为了集团化办学的“新母舰”,组建起新的共同体。当年名校孵化的新优质学校,如求是竞舟、嘉绿苑小学等,都陆续从原来的名校母体中独立,开始带领新校。
19年三次升级,“名校+”在西湖之畔成风?!?019年西湖区将开办的10所新学校均已找到领路的名校?!蔽骱逃志殖ぢ矶晁?。
2 办一所、优一所、强一所
创办于2001年的嘉绿苑小学,曾是文三教育集团的一个下属校区。2015年,它从集团分离出来,成为一所独立管理的学校;2017年它成为“新母体学?!?,接管了三墩北地块的新建学校,开始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
从“子体学?!钡健岸懒⒀!钡健靶履柑逖!?,嘉绿苑小学校长郑祖耀说:“伴随着学校的成长,教师的舞台更大了、积极性更高了,全校师生的自信心更强了。这是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成长的历程?!?/p>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西湖区实施连锁办学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有25所,涵盖了67个校(园)区,有效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覆盖率提高到了95.4%,受益学生达到全区中小学学生数的97%。
对老百姓来说,名校集团化带来的最显著好处,就是孩子就近享受优质义务教育,入学机会更加均等。
根据统计,随着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西湖区农村薄弱学校的生源流失率大大降低。首批4所受援学校的2012年计划生源中,外出报考民办学校的比例较前一年下降了10%,两年后下降至2.3%。2013年至2016年西湖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均为100%,全面实现了“零择?!蹦勘?。
名校集团化,还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题有了破解之策。2014年西湖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在读外来人员随迁子女22766名,符合就读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达100%。
“在名校带弱校的过程中,弱势学并非只是‘吸收’的一方,也可以为优势学校发展提供启发性经验。我们更强调薄弱学校在名校的影响下,缩短成长期,找到有自身特色的改良道路?!甭矶晁?。
3 平衡“量”与“质”
名校集团化如何可持续发展?西湖区教育局的两件法宝是:培优,整体素质“提”上来;交流,优质资源“动”起来。
——建立健全覆盖全员的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西湖区以教师工资总额的3%保障教师培训经费,并逐年增加;出台教师培养政策22项;实施“一揽子工程”,关注全体教师发展,整体培养教师队伍。
——出台区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借力组织调配、名师培养等途径,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健全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和农村优秀教师到城区挂职制度。以2015年为例,全区交流395人,占义务教育段教师总数的10.2%。同时,规定城区中小学新任校长须有农村学?;蛳喽员∪跹9ぷ骶?。
当然,一所名校不可能无限扩大校区。怎样才能在规模扩展中让名校之“名”不褪色,优质教育资源“可再生”,是名校集团化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所在。
马冬娟认为,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会经历一个相对“稀释”到重新“浓缩”的过程,这就需要学校组织管理能力和效率的协调提升,找到量与质的最佳平衡点。
来源:《半月谈》2018年第24期,原标题《当名校学会分身术:杭州西湖区“名校集团化”之路》
作者:陈文燕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