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屈婷)数以千计的黑色石叶制品埋藏在海拔4600米的西藏尼阿底遗址下,表明这些精美石器的主人可能在4万年前就已登上地球“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
科学家指出,4万年是目前所知人类踏足青藏高原的最早时间;4600米是迄今为止史前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最高记录。这一发现刷新了人们对青藏高原历史、史前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能力的认识。
尼阿底遗址采集的石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与西藏自治区文物?;ぱ芯克?013年发现了尼阿底遗址。该遗址位于拉萨东北约300公里的那曲县,面积约2平方公里,北临色林错湖和错鄂湖。在4万年前,这里是一片相对温暖的湖滨之地。
石叶,顾名思义,就是如叶片状、边缘锋利的石片。由于工艺复杂,它们被称为史前的“瑞士军刀”。在尼阿底遗址,发掘出的3863件石制品令人宛若置身史前“作坊”:尼阿底人在棱柱形的石核上敲击、凿剥,得到一片片工艺规范、制作精良的石叶。
尼阿底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一角。
这些最早踏足高原的探险者是谁?考古学证据将线索指向了中国西北方和西伯利亚的早期现代人或丹尼索瓦人。曾有遗传学分析认为,藏民可能从5到3万年前生活于西伯利亚地区的丹尼索瓦人那里得到耐寒基因。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石叶技术体系是极为典型的、西北方人群的风格,更早时期曾流行于非洲、欧洲、西亚。在5到3万多年前,西伯利亚同时生活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早期现代人,那里有更早、更典型的石叶工具。
“石叶技术在中国乃至东亚腹地的旧石器文化传统中并不发达,”他说,目前仅在华北少数遗址,如新疆骆驼石、内蒙古金斯太、宁夏水洞沟等遗址有少量发现。
古人类学家高星在尼阿底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丹尼索瓦人是2008年在西伯利亚一处洞穴里发现的神秘人种?;蜓芯勘砻?,尽管他们已经消失,但其基因却以不同比例保存在现代人的身体里。因此,丹尼索瓦人与早期现代人的基因交流、及其传播迁徙路线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科学家发现现代美拉尼西亚人中有4%到6%的基因与丹尼索瓦人相同。这意味着,丹尼索瓦人肯定南迁过,并与亚洲东南部的本土人群发生过基因交流。
遗传学研究推测,西藏是丹尼索瓦人向南迁徙的通道,但一直缺少考古实物的证据。这是因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史前人类遗迹非但不会随地层而深埋,反而会因地壳的抬升和剥蚀作用而在地表消失。
高星说,尼阿底遗址的石叶制品技术特点、地层序列和测年结果为遗传学的推测“提供了考古学证据”。
他进一步指出,在年代、地理位置和文化相关性上,尼阿底和新疆骆驼石、宁夏水洞沟等恰好“相互衔接”,“共同形成一条丹尼索瓦人群向南迁徙及其与当地族群融合的证据链?!?/p>
这一研究成果11月3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匿名评审的专家认为,“史前人类如何征服青藏高原,是过去二十年重要且热议的话题。尼阿底遗址的发现第一次完美地解决了遗传学研究和考古数据之间的差异,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p>
尼阿底遗址考古发掘现场。(2016年夏)
此前,遗传学研究认为,高原人群的遗传起源至少可追溯到3万年前。高星说,作为在西藏高海拔地区首次发现的最古老、具有可靠年代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遗址无可争议地、极大地延长了青藏高原的人类历史?!?/p>
不过,该遗址中并没有发现人类骸骨。青藏高原的其他考古遗址中也没有发现直接的古代DNA证据。评审专家也指出,“谈论尼阿底遗址与丹尼索瓦人基因交流的关系时,应该更加谨慎?!?/p>
尼阿底遗址考古队合影。(2016年夏)
高星指出:“各项信息表明,尼阿底遗址是一座大型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石器制造场。优质、丰富的石器原料-黑色硅质页岩是吸引先民前来活动的重要原因;湖滨环境也为古人的生存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在末次冰期中的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段,古人群多次季节性前来开发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留下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p>
“高原人群到底是什么人,他们从何而来,何时进入青藏高原这些问题,我们仍不是很清楚?!备咝墙ㄒ樗?,中国应加强对青藏高原的科考工作,加快采集各地区、各遗址的材料与数据,“这可能将改写人类在高原生存演化的历史?!保ㄖ泄蒲г汗偶棺刀镉牍湃死嘌芯克┩?、供视频)
-
科学家发现新证据 认为至少3万年前人类就已踏足青藏高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30日公布,科研人员发现了迄今青藏高原最早、世界范围内最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可以证明人类祖先至少在3万年前就已经登上了青藏高原。2018-11-30 18:27:21
-
青藏高原涩北气田连续8年每年稳产50亿立方米以上
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涩北气田是保障青藏高原居民用气需求的主要供气基地,目前已累计产气650多亿立方米,连续8年每年稳产在50亿立方米以上,为青海、西藏等周边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8-11-27 11:52:05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