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边已形成绿色长廊
库布其沙漠,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四十年前,这里寸草不生、风蚀沙埋。如今,已难见黄沙漫天飞的景象,反倒是绿意盎然。
这是库布其人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创造的奇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在沙漠中书写了绿色传奇,让其变身多彩库布其。
第一代:沙海孤岛中守望家园
如今的官井村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是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是风口,房前屋后总堆着积沙,曾饱受风沙之害。
30年前,在官井村西北角,长着一颗柳树,这是全村唯一的树。当大风刮起,村庄就变得昏天暗地。
不通水电、没有路,很多沙漠腹地的村庄、定居点就像沙海中的孤岛一样。
沙进人退,逼得不少人背井离乡。为了生计,1986年,官井村村民高林树决定承包800亩荒沙种树。
和高林树一样,1983年从部队退伍的白音道尔计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开始了与沙漠“斗争”的生活。
1988年,刚到杭锦旗盐?。ㄒ诶徘吧恚┥先蔚耐跷谋?,发现18平方公里的盐湖已被黄沙覆盖,生产设备被埋了将近一半,更麻烦的是,每年亏损500万元,已处于破产边缘,导致这一切的关键是沙漠对盐场的不断吞噬。为了盐场职工的生计,王文彪决定治沙,组建起一支由27人组成的林工队,从离盐场最近的沙漠开始了植树固沙,拿起铁锹,背上树苗,冲在一线,挡住沙漠的“侵略”,保住盐场资源和生产……
他们都是沙海孤岛中家园的守望者,不服输,总想改变沙进人退的局面,他们的治沙精神,也在后人心中扎了根。
第二代:创新治沙模式 向沙漠要效益
亿利集团种树之初,按照每天30元的标准支付给参与种植行动的农牧民。
一段时间后,亿利集团发现,这调动了大家参与种植与治沙的积极性,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少农牧民既没有合格的种植技术,也不对种植的结果负责,树种了但活得不多,这样的模式无法长治久安。亿利集团推出了更市场化的新办法:“承包制”,由亿利提供技术支持,以2000元一亩的价格集中连片将沙地承包给种植者,设定85%存活率的考核目标,分三期3年付款与考核,存活率不达标者将扣除相应的款项。
这种改变,很快扭转了局面,既大大提高了种植的存活率,也让种植成为农牧民的专业和职业。
仅此一项,便让几千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拥有了一支超过5000人的专业种植治沙队伍。
敖特更花、高毛虎等一大批人成为亿利集团治沙民工联队队长,他们扎根沙漠,守护家园。
敖特更花说,参与治沙前全家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如今每年光是种树治沙的收入,已有十几万元。
治沙,如果没有效益,显然不会长久。亿利集团发明的甘草平移种植法,不仅治沙面积扩大了整整10倍,而且拉动了以甘草为主线的产业链,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成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
第三代:科技治沙 打造库布其治沙模式
“90后”治沙人李相儒
如今,在库布其沙漠,沙漠中不仅仅有了绿色,更建起了温室大棚、果蔬基地、光伏发电基地等,有人通过种树治沙走上了小康路;有人吃上了旅游饭;有人发展起了养殖业,有人甚至将树种到了雪域高原上……
这背后,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2013年,“90后”李相儒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亿利集团,成为新一代治沙人。作为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植物所所长,李相儒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实验室中研究各类种质资源。
在库布其种质资源库,李相儒和同事通过引种驯化扩繁等科技手段,结合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实际经验,?;ず团嘤?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种质资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
利用种质资源库的研发优势,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输出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西藏那曲等地区。
如今在库布其,科技治沙越来越重要,李相儒说,像他这样的“90后”在团队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如果说第一代治沙人,是在沙海孤岛中家园的守护者,第二代治沙人则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创新实践,向沙漠要效益,让沙漠逐渐变成了绿洲,第三代治沙人,为库布其沙漠增添了更多色彩。未来,他们还将继续用他们的生存策略,让沙海转变有更多可能性。(记者 王小英)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