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英语、法语,这三种语言在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是记者听到的频率最高的语言。作为本次峰会的三种官方语言,峰会的新闻中心特意为了各国记者的工作方便,在公共记者区划分了“中文区”“英文区”和“法文区”。语言不同,但心意相连。短短几日之内,新闻中心的各国记者们从陌生到熟悉,早已打成一片,这里最终只有一个区域——中非记者之家。
????“我不喜欢你们?!?月3日下午,记者与同事在新闻中心与一位来自非洲的记者沟通,希望能够做一个简短的采访时,那位记者一脸严肃地对我们说了这句话,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姑坏任颐俏饰裁?,那位记者绽放了一个巨大的笑脸,“因为你们竟然会犹豫采访会不会打扰我——我们是朋友,任何时候,朋友之间帮忙,都不打扰!”这样的暖心幽默话语,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这位来自尼日利亚独立电视台的记者向我们滔滔不绝地阐述着他对中非合作的感受。每每说到兴奋处,他还用上了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表述吸引了越来越多各国的记者前来“围观”,原计划三分钟左右的采访在不知不觉中延长到10分钟。采访结束后,这位名叫阿塔的尼日利亚记者仍意犹未尽,拉着我们聊天、合影,“今天又认识了你们几位新的中国朋友,我非???!”随后不久,阿塔又介绍了他的其他非洲同行与我们认识,着实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这位一见如故的非洲记者,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非之间正如他最初与我们说的话那样——朋友相助,义无反顾。
????新闻中心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中非友谊的新故事。在新闻中心二楼的文化体验项目中,非洲记者们饶有兴致地感受着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不时向同行的中国记者“请教”着项目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工作中,互相介绍同事相识、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忙里偷闲地拉拉家常,忙碌的疲惫便也一扫而空,其乐融融好不畅快。
????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莫过于就餐时间。新闻中心的餐厅中央,是一处大型装饰台,上面摆放着熊猫、长颈鹿、斑马等具有中非特色的动物模型,憨态可掬惹人怜爱,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一位前来就餐的中非媒体人都会停下脚步,将动物们的可爱留在自己的手机、相机里。这也成为很多原本并不熟识的中非记者开启彼此间话题的好方式——“熊猫好可爱,这次来中国很想亲眼看看?!薄坝谢嵋欢ㄈシ侵薮蟛菰纯幢寂艿陌呗?、优雅的长颈鹿!”……
????随着峰会的结束,新闻中心也即将完成自己的使命。拥抱、合影,互道一声珍重,“再见,期待再次相见!”中国记者在这里遇见非洲,非洲记者在这里了解中国。
????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北京峰会上提出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实施人文交流行动,打造中非媒体合作网络。记者在峰会新闻中心工作期间深深感到,中非有着兄弟般友谊,中非媒体人之间有着了解对方、传播对方的良好心愿,双方媒体必将为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张斐晔)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