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中的奋进故事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中的奋进故事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翟永冠、王炳坤
在宁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p>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战场上,我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人口较少民族,包括珞巴族、独龙族、毛南族等,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以及勤劳的奋斗,坚实地向小康迈进。
翻越贫困的大山
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内,手工艺人在制作太阳花挂饰(5月19日摄)。新华社发(宝音德力格尔 摄)
走进距雅鲁藏布江不远的西嘎门巴村村民贡桑家,宅居的小楼充满民族特色,现代设施齐全,生活条件令人艳羡。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西嘎门巴村位于219国道旁,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必经此地。受益于精准扶贫、小康村建设等政策,当地翻新、新建住房,实现了自来水入户、人畜分离等,村民生活也迈上新台阶。
多年来,门巴族群众聚居地自然条件差,老百姓贫困程度深。但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门巴族的干部群众奋起直追,终于告别绝对贫困。
向着梦想的生活,就要坚决翻越贫困的大山。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移民安置区(5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搬迁户谭广田坐在新居门前,望着远处的深山,心中恍若隔世——住在山中不通路不通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今年56岁的谭广田,守着大山过了大半辈子。而他91岁的父亲谭运日,在50多年前到乡里赶过一次街后,再也没下过山。
这代际相传的贫困,如同抬头就可见的大山,横亘在谭广田面前,阻挡着他迈向幸福的脚步。
幸运的是,精准扶贫来了。按照政策,谭运日可以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同时还有产业奖补、低保金、高龄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叠加。
工人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移民安置区扶贫车间工作(5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与贫困斗争了一辈子的父子俩,终于完成了从贫穷困苦到幸福生活的跨越。
不只是老谭,近年来,环江县累计帮助1880户毛南族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同时帮助2356名毛南族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逐步就业,彻底拔掉穷根。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直过民族”、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如今,独龙江全乡千余户独龙族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草果、独龙蜂、独龙牛、独龙鸡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遍地开花。
独龙江乡孔当村村民孔志强这两天正忙着田间除草,望着自家的草果地,他笑吟吟地预测,以前最高年收益7万元,“希望今年行情好,再多挣上几千元”。
在奋斗中绽放“幸?;ā?/font>
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内,鄂温克族妇女在制作太阳花(5月19日摄)。新华社发(宝音德力格尔 摄)
推开客栈窗户,远眺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的“皇冠山”和“石月亮”景观就在眼前?!拔颐钦饫锉晨扛呱?、前临悬崖,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毖钦湫θ萋娴馗腿私樯?。
亚珍是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老姆登村坐落于碧罗雪山半山腰的较缓坡地,是怒江大峡谷最理想的观景位置之一。
正因为如此,在怒族语言里,老姆登的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
虽说寓意美好,可交通瓶颈与景区建设的滞后,让这里的怒族群众只能围着美景守清贫。
那时候,与亚珍一样着急的,还有怒江州各级干部。如何让怒江大峡谷这样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不再藏在“深闺”?
建成全州首座机场、修通贯穿全境的交通陆路大动脉、强化营销“怒江大峡谷”品牌……怒江在变,通了水泥路的老姆登村,也很快成了山外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老姆登村干部李仕合说,县、乡政府因势利导,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全村的农家乐、客栈已有22家,旅游从业人员150余人,去年旅游收入达300多万元。
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太阳花传承发展中心,四五名牧民妇女在制作太阳花。
在鄂温克族神话中,太阳的化身是一位名叫希温·乌娜吉的姑娘,她每天将光明和温暖带给生活在密林深处的鄂温克人。为了纪念太阳姑娘,鄂温克人有佩戴太阳花的传统。
如今,太阳花已成为帮助当地牧民脱贫致富的文化产品。据介绍,太阳花传承发展中心免费教授当地牧民制作太阳花,累计培训1200多名周边牧民,每日可得收入120元至150元。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目前已累计入驻企业192家,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这些企业努力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培育出更多帮助致富的“幸?;ā?。
民族团结万事兴
游客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太阳花传承发展中心选购太阳花工艺品(2018年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婧宇 摄
清晨,送走了住店的两拨客人,麻麻门巴新村的农家乐老板边巴占堆才顾得上喝口茶。此时,勒布沟的薄雾正逐渐消散,间间村舍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依稀可见。
勒布沟地处西藏错那县境内,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原始森林面积达36万亩,景色宜人,但这里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日子却并不久远。
2014年,勒布沟到县城的柏油路建成通车。在西藏大力建设边境小康示范村的带动下,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门巴族群众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旅游业。
53岁的达嘎是一名门巴木碗制作人,已经做了20多年木碗的他,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致富带头人,现在还带着不少徒弟。
“买我木碗的人,大部分是汉族人,还有藏族人和门巴族人?!贝锔滦ψ潘?,藏族有谚语“百根柳条扎扫帚、五个指头握拳头”,我觉得是团结向前的力量让门巴族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仅有5000余人的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却以一首《乌苏里船歌》为人们熟知。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上眉屯,搬迁户谭广田(右)和父亲谭运日在家门口(5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走进黑龙江省抚远市赫哲族鱼皮技艺传承人王桂荣的工作室,就能看到各类精美的鱼皮画、鱼皮摆件、鱼皮工艺品等。
“鱼皮制品作为赫哲人的传统技艺,没想到在现代社会它还能帮助大家脱贫?!蓖豕鹑僖槐咧谱饔闫せ槐咚?。
在王桂荣指导下,学徒制作的鱼皮画等工艺品,一件可卖到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近3年,王桂荣已累计培训500多人,不少人因此有了致富门道。
太阳升起时,每个角落都盛开“幸?;ā?。各民族干部群众正心手相连战贫克难,下一站,必将是幸福和美的新生活。(参与记者:陈尚才、黄浩铭、伍晓阳、赵珮然、杨喆、魏婧宇、陈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