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题:它们的名字叫“海洋一号”——揭秘中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家族
新华社记者胡喆
2020年6月11日,海洋一号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海洋水色业务卫星组网观测的新篇章。
6月11日2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郑逃逃 摄)
这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第四颗海洋水色卫星,回顾过去18年,我国研制团队在海洋卫星领域成功打造出以“海洋一号”系列卫星命名的中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家族,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让我们一起盘点它们的风采。
2002年5月15日,随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轰鸣声响彻云天,海洋一号A卫星搭乘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海洋卫星“零”的突破。
海洋一号A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海洋水色卫星,星上装载有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主要用于海洋水色、水温环境要素探测。
2007年4月11日,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海洋一号B卫星星上载荷同样为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与海洋一号A卫星相比,B卫星的观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海洋一号B卫星在轨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其实际在轨寿命达到了9年零10个月,也因此成为我国小卫星领域有名的“寿星”。
2018年9月7日,第三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升空,拉开了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业务卫星的序幕。
随着海洋一号A、B卫星的退役,海洋一号C卫星承担起我国海洋水色观测的使命。自成功发射以来,它在黄海、东海浒苔覆盖面积、分布范围及漂移方向实时监测,海冰、赤潮、溢油、森林火灾、围填海监测等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海洋一号C卫星还为我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提供了海冰密集度、海冰分布范围和海冰覆盖面积等观测数据,卫星出色的极地航线服务保障能力为北极科考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信息。
2020年6月11日,随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内发出的冲天轰鸣声,海洋一号D卫星踏上了新起点,也拉开了我国加快推动海洋卫星领域探索创新的新征程。
6月11日2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郑逃逃 摄)
海洋一号D卫星上配置五个载荷,将和当前服役中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海洋一号D卫星与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组网后,将实现双星上、下午组网观测,大幅提高对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
6月11日2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郑逃逃 摄)
相关链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