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5月17日电 题:彻查漏洞 补齐短板——哈尔滨本土确诊病例“清零”调查
新华社记者强勇、杨思琪
16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至此黑龙江省本土确诊病例和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清零”。面对本轮疫情反弹“加时赛”,哈尔滨市汲取惨痛教训,深入“疫”线查漏洞,补短板,加快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
5月17日,人们在哈尔滨湘江公园游玩。黑龙江省卫健委17日对外发布,5月16日零-24时,黑龙江省省内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现有最后1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截至5月16日24时,黑龙江省本土确诊病例和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全部“清零”。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深入查找漏洞
4月初,一起境外输入关联的聚集性疫情打破哈尔滨市连续多日的平静。从家庭聚餐到几家医院发生院内感染,最终66人确诊新冠肺炎,包括多名医护人员。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报指出,哈尔滨市对境外输入疫情风险认识不足,存在一定厌战情绪和麻痹松懈思想。相关医院认为,经海关和社区防控能够完全筛出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院内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极小。然而正是这样的掉以轻心,给病毒打开了长驱直入的口子。
哈尔滨市有关部门调查发现,疫情源头管控不够严格,对一些入境人员未实施14天集中隔离,导致入境人员中存在漏检可能。在社区防控上,尽管多次发布“不聚集”通知,但聚会、聚餐仍有发生。
核酸检测是及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关键。本轮疫情初期,哈尔滨市仅有疾控机构、传染病医院能够开展核酸检测,多数医疗机构不具备核酸检测条件。核酸检测要几天才能出结果,在等待结果的时间里,有的密切接触者出去聚餐,有的居家隔离期间仍随意外出。
在部分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重点部门的防控措施形同虚设,未能有效开展预约诊疗。陪护和探视制度也不健全,不同病房人员随意流动。连续发生的院内感染说明本应严格防护的医院,未按规定流程操作。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没有第一时间对涉事医院进行封闭式管理,没有对相关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管控,从而错失控制传染源最佳时期。
5月17日,市民在哈尔滨市赣水路旁的人行道上前行。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加紧补齐短板
因疫情防控不力,黑龙江省对哈尔滨市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补短板,成为战“疫”重中之重。
记者近日来到新建成的哈尔滨“火眼”实验室,看到实验室装备了全自动核酸制备仪、基因测序仪等50多台新设备。项目相关负责人杨建成介绍,实验室占地1700平方米,日核酸检测量可达10000人份。截至5月6日,黑龙江省已公布三批核酸检测机构,全省核酸检测能力超过每天90000人份。
针对医院感染防控薄弱环节,连日来,哈尔滨市已对75家发热门诊开展专项督导,整改问题157项,对2265家民营医疗机构开展排查,累计关停防疫要求不达标、不合格医院和诊所1251家。
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说,医院全面推行分时预约挂号、规范预检分检、加强病区管理等举措。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需对所有入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
社区是疫情防控重要阵地。市、区(县)两级分别派出1650名和1.7万余名机关干部进社区。64岁的退休职工张宝民主动报名参加防疫,在哈尔滨市技校小区的卡点值守。他与另两名志愿者成立了临时党小组,3个老党员商定坚守在卡点,直到疫情结束。
目前哈尔滨市从防输入、守住门、禁聚集等方面实施了一揽子举措,强化整体防控。近日,进一步开展查漏洞补短板大排查专项行动,共查出10个方面、44个具体问题,列入立行立改问题39个、限期整改5个。
5月17日,人们在哈尔滨湘江公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坚决防止反弹
哈尔滨市确诊病例“清零”,成绩来之不易,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还面临考验。
一些受访干部总结,对疫情防控长期性、严峻性认识不足,导致防控抓而不实,是哈尔滨市这一轮疫情反弹最主要诱因,也是常态化疫情防控首先面对的考题。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仍未开学,开学后将增加防控压力。社区管理需加快建立一支常态化防控队伍,尤其在下沉干部和志愿者逐步撤回后,要形成快速替换的力量。近期有关部门检查发现,个别物业不按需求发放员工口罩、测温枪不灵敏不进行更换等问题。
哈尔滨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刘楠说,只有继续拧紧思想“总开关”,进一步查漏洞和补短板,才能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