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
2020,岁在庚子,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灾难虽巨大,但压不垮英勇的中国人民。
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2020年的中国抗疫,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ㄒ唬?/font>
“我们挺过来了!”
钟南山院士的感慨,引发广泛共鸣。
截至5月9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90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120例,治愈率达到94%以上。
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截至4月中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9%,民营企业复工率超过90%,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80%……
4月7日,开启了灯光照明的武汉黄鹤楼(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4月8日,武汉“解封”;4月30日,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至二级响应;5月2日,湖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至二级响应;5月21日,推迟两个多月的全国两会将隆重开幕……几个令人振奋的时间节点,辉映我们一起走过的艰辛历程。
一个“挺”字,让人百感交集?;赝咔楸┓⒅?,迅速上升的数字令人揪心,正常生产生活骤然“停摆”。在“风暴眼”武汉,大量患者涌向医院,惶恐与焦虑中,不少家庭永失至爱亲朋……
再苦再难,也要挺过去。在病毒肆虐的至暗时刻,我们从未放弃希望。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泵娑岳词菩谛诘男鹿诜窝滓咔?,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对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总书记十分关心,对突出问题、关键节点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总书记还先后赴北京、武汉、浙江、陕西等地考察调研,就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及时作出部署。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立起了主心骨。
拼版照片:上图是1月26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下图是2月5日拍摄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贺摄)。经过十昼夜的奋战,2月6日,雷神山医院正式通过武汉市城建和卫健部门的验收,并开始逐步移交。? 新华社发
这是坚毅果敢、指路定向的领导力。
关键时刻,每一个理性洞察的判断、每一次审时度势的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更需要高超政治智慧。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四早”防控要求和“四集中”救治要求,为抗击疫情制定正确战略策略。
危急关头,党中央毅然决定:在上千万人口的大武汉,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有研究显示,自1月23日“封城”后,经过艰苦努力,武汉疫情扩散得到有效遏制,有效传染数开始直线下降。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党中央因时因势部署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3月15日,湖北省襄阳市水星台社区党委书记刘晓琳(右二)和社区工作人员在查看、分发居民从网上订购的生活用品。 新华社发(谢剑飞 摄)
这是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组织动员力。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党中央一声令下,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名党员迅速行动起来,成为抗疫中坚力量。从重症病房,到城乡社区,从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到处都有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身影。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方方面面的力量汇集起来,共同铸就联防联控的钢铁长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赞叹:“在疫情面前,中国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p>
2月27日,志愿者张建国(左)和儿子张洪赫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花园社区车辇店胡同口的疫情防控值班点值守。?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这是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执行力。
面对疫情,听党号令、为国尽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为了实现“隔一座城,护一国人”,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面对疫魔“不服周”,武汉这座英雄之城始终屹立不倒。在中国大地上,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村庄,每一户家庭,每一个公民,都坚守着各自责任。冲在第一线是抗疫,“闷”在家里管好自己也是抗疫。亿万人民一条心,上下铆足一股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ǘ?/font>
4月14日起,绵延25公里的武汉“长江巨屏”,连续推出主题灯光秀。变幻多彩的光影画卷,表达着6000万荆楚儿女共同的心声:谢谢!
这份谢意,澎湃而又悠长。只有穿越了大风大浪,经历了生死考验,才能读懂其中的真情与大爱。
武汉夜晚的“战疫灯光秀”(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疫情暴发之初,武汉告急!一时间,市民一“罩”难求,医院一床难求。当时全国所有的医用防护服储备,尚不能满足武汉一天的需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响应党中央号令,四面八方的战“疫”力量火速向武汉、向湖北集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操着各种方言的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市外16个市州(林区),快速提升当地抗疫能力……
这是2月2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病毒蔓延很快,但更快的,是数以万计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是紧急驰援的物资运输车队,是源源不断的爱和支持?!爸蟹叫卸俣戎?、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笔澜缥郎橹芨墒绿返氯母醒?,道出支撑中国抗疫的制度力量。
1月24日晚,由陆军军医大学抽调精干医务人员组建的医疗队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杭?,准备连夜驰援武汉。 新华社发
恩格斯说:“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奔岢秩慌唐?,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下,我们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努力守住全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为把握主动权夯实基础。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控疫情,实践反复印证着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迈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ㄈ?/font>
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p>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挂咂诩?,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闭夤删?,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2月7日,在南昌昌北机场,江西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在出发前宣誓。医疗队从南昌出发奔赴湖北随州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新华社发(王琪 摄)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2月15日,运送成都市成华区捐赠武汉消毒液的卡车在武汉市区行驶。?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越是艰险越向前。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难困苦,相濡以沫。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自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尽力,舍小家顾大家,汇小我成大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胸怀仁爱之心,践行互助之义,济人之困,解人之忧,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
——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2月26日,爱心人士“雨衣妹妹”(右)在分装盒饭。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ㄋ模?/font>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数字清零。经过近百天艰苦努力,湖北重症及危重症病例从最高峰时的超万例实现清零,成功治愈3600余名80岁以上患者。
每一个生命奇迹,都源于永不放弃的努力。所有的“重生”,都在诠释一个理念: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在抗疫斗争中,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为了抢救生命,全国约十分之一的重症医护力量集中在武汉,约四分之一的“救命神器”ECMO集中在湖北。
2月27日,第二批16台ECMO设备紧急运抵武汉,这是装卸员将装载ECMO设备的货仓从飞机上卸下。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在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武钢,炼钢炉的火焰一直熊熊燃烧。在武汉,在湖北,哪怕风狂雨骤,希望之火从未熄灭。
抗疫期间,病房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医者握着患者的手加油鼓劲。每一次握手,都在传递力量;每一句话语,都是郑重的承诺:“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拼搏?!?/p>
1月27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综合病区楼,张定宇在联系协调工作。 新华社发(柯皓 摄)
不管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医务工作者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倾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了抢救生命,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采集病毒样本,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累得迈不开脚,28岁药师宋英杰因过度劳累再也没有醒来……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那一封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那一道道口罩勒出的深痕,那一个个彻夜照顾患者的身影,正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到济南,离家只有一步之遥?!本驮诨なφ啪簿餐瓿稍跞挝窦唇丶抑?,却因突发心脏骤停不幸去世。我们的白衣战士,奋力帮助患者跨越生与死的距离,却默默承受着与亲人的离别,甚至是,一别竟成永诀。
1月24日是除夕,湖北省武汉市汉秀剧场的外墙打出“武汉加油”字样。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柳帆、夏思思、彭银华……他们以生命践行使命,用大爱护佑苍生。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国旗半垂,举国同悲。4月4日上午10时,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14亿中国人民一起默哀3分钟,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4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下半旗,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4600多名同胞不幸罹难,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因公殉职。
永远的创痛,让我们更加懂得,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宝贵——这是我们最为深切的抗疫感悟,也是必须牢牢坚守的价值取向。
?。ㄎ澹?/font>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凹壹矣薪┦?,室室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2月26日,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的“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里,工作人员吴志婷往药瓶里添加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p>
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1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钡毕嘈趴蒲?、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font>
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p>
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挂叨氛?,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折射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警示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4月11日,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质量检定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进行杂质检测。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但也应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问题存在。疫情警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
2月19日,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机场货运工作人员往飞机上装运运往武汉的防疫物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裳摹盎蚁!?。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暗渡艘┰俸?,不如不拉口子?!闭攵哉獯我咔楸┞冻隼吹亩贪搴筒蛔?,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充分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必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2020年即将过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做好疫情“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唯有绷紧弦、加把劲、同心干,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ㄆ撸?/font>
4月19日凌晨,在巨大光束投射下,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马特洪峰“披”上了一面五星红旗。夜空沉寂,灯光传递着一个信念——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4月19日,瑞士采尔马特市旅游局用灯光将一面五星红旗投射到附近阿尔卑斯山脉的马特洪峰。? 新华社发(瑞士采尔马特市旅游局供图)
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依然在艰难中煎熬。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5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近390万例,死亡病例近27万例。令人痛心的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大疫当前,更显责任担当。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像钉子一样钉在全球抗疫第一线,牢牢守护14亿人的健康安全。如同当年以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一样,中国以沉痛的代价为全世界抗疫摸索了经验、赢得了时间。俄罗斯医学专家谢苗诺夫动情地说:“中国用自己的英勇行为,为全世界遏制疫情扩散争取了一个半月的时间?!?/p>
3月15日,辽宁省向日本和韩国捐赠的防疫物资分别搭乘两架中国南方航空的航班运往两国,这是工作人员将完成分类的捐赠物资入库。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大疫当前,更见患难真情。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纷纷给予支持和援助。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之时,中国将援助物资发往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吧酱ㄒ煊?,风月同天”的互帮互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携手前行,不断给各国人民带来温暖与力量。
面对“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是担当责任、并肩作战,还是一味“甩锅”、撕裂团结?答案关乎各国人民的安危,关乎人类战“疫”的成败。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联合国向最不发达国家开通运送医疗物资的“团结航班”;多国合作开展疫苗研发……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我们是团结在一起的全球公民,我们是联合在一起的国家?!?/p>
4月20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与柬埔寨医务人员进行视频交流。? 新华社记者 崔博文 摄
团结就是力量,公道自在人心?!澳靡咔榈闭纬锫胧峭婊稹薄肮抑溆Ω煤献鞫皇恰薄爸泄卸嵌愿霰鸸姨粜菩形南炝粱卮稹薄」芙咔楸昵┗?、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合作抗疫始终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将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称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因为这意味着人类开始懂得帮助身处困境的同类。疫情终有尽时,挑战层出不穷,“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需要不断作出解答。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互助、合作共赢,人类才能跨越重重险阻,共同开创光明的未来。
4月15日,中国赴沙特阿拉伯抗疫医疗专家组从宁夏银川启程,这是工作人员在装运援助沙特阿拉伯的医疗物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ò耍?/font>
“当、当、当……”不久前,关闭了近百日的黄鹤楼重新开门迎客,来自各行各业的战“疫”代表一起敲钟祈福。钟声,传递的是信心,是希望,是一座城市渡尽劫波再出发的精气神。
从“九省通衢”武汉看神州大地,马路和街道逐渐变得喧闹,嘈杂市井升腾起熟悉的烟火气,工厂机器再度轰鸣,校园里又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4月29日,武汉黄鹤楼景区重新开放,这是抗疫一线代表在武汉黄鹤楼景区重新开放仪式上撞钟祈福。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一个有声的中国,一个流动的中国,一个重焕生机的中国,令人感慨,也引发深思——
180年前的庚子年,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120年前的庚子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在紫禁城苍凉的地面上。
一百多年的历史记忆,仿佛一部时间简史,告诉我们和我们的子孙——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p>
5月6日,武汉首批121所学校高三年级正式复学。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入校后在手部消毒区洗手。?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我们从哪里来?从深重的苦难与磨砺。
我们向何处去?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任何磨难都只能激发我们奋斗的力量。
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