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4月23日电 题:用脚步和忠诚守护雪域天路——记青藏铁路望昆线路车间副主任于本蕃
新华社记者陈凯、王浡
青藏高原的黎明,寂静而寒冷。
1月11日,于本蕃(右一)和工友在结束施工后准备返回宿舍。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朔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地表,海拔4500米的昆仑山腹地楚玛尔河车站附近,几束晃动的亮光刺破了生命禁区的黑暗,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的十几个养护工在铁轨上敲敲打打,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使工人棉帽上挂着出汗凝成的霜。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铁道旁等待列车通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他,是养护工的一员——个头不高,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被工友们尊称为“铁人”!在防疫形势向好之际,他和工友坚守在昆仑之上守卫天路,为青藏两省区全面复工复产保通钢铁动脉。
他,是一位善于钻研的铁路工人——5100多个日日夜夜,从小技巧到大经验,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抗冻土笔记。高原冻土是世界性难题,他创造的“看、测、析、敲、听、验”六标检修工作法,在青藏高原冻土路段被广泛应用。
他就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副主任于本蕃,用脚步和忠诚守护着雪域天路。
坚守,“钢铁天路”上的铮铮铁骨
如果说青藏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他就是为钢铁天路延续传奇的铮铮铁骨——执着坚韧,不惧风霜,默默坚守在荒无人烟的雪域高原。
“左边的弦绳位置不准,向后移动2根枕木?!倍プ糯坦堑?级寒风,于本蕃张着乌黑发紫的嘴唇,喘着粗气指挥养路作业,声音被风吹得细碎而微弱,远处的工人只能凭借于本蕃的动作来领会。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右)与工友施工结束后准备返回宿舍。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附近,于本蕃(左一)和工友们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检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望昆线路车间地处昆仑山脚下,与玉珠峰相望,车间负责的116公里线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霸谡饫镒呗?,相当于在内地背上一袋40斤的面粉走路?!惫と寺碇乙逅?,海拔高、氧气少、气温低、风沙大,这样的环境让一些刚到这里的年轻人心生畏惧,“别说待十几年,能待上两年我都觉得特别厉害”。
“2006年刚上山时,我们几个年轻人曾试着用脸盆种蔬菜和绿植,但不管怎么努力,植物活不过三天?!庇诒巨匾淦鸶绽词钡难?,“那时,条件远没有现在好,简易工棚四面透风。如今天气一冷,我的膝盖就疼,就是那时落下的?!彼噶酥赶ジ巧虾窈竦幕はニ?。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左三)带领工友在铁道上施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检查铁轨。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老于工作拼命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叫他‘铁人’!”老工友郭登岭说,于本蕃每天要徒步巡检近10公里线路,巡检时间超过8小时。每走50米,他还要单膝跪在钢轨上,俯下身子检查轨道平顺度。
工作看似平常,但在海拔4500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环境里,边走边跪8小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本蕃卷起裤腿,虽然工作时戴着护膝,但记者看到他膝盖上还是有一层厚厚的老茧,“这就是人肉护膝?!庇诒巨ψ潘?。
提起于本蕃,刚来车间不久的曹智义充满敬佩,“于主任跪下来一看,就能大概知道钢轨的问题在哪儿?!?/p>
夏天防水患,冬天防冻害,春秋防火灾。不管出现什么故障,在唐古拉线路车间养路工洛桑群培的印象里,永远都会有于本蕃奋勇向前的背影。
1月12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施工结束后回到宿舍。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有一年夏天,布强格站至唐古拉山站区段发生路基塌陷,于本蕃和同事在现场排除故障数小时。按照作业流程,此类事故还需养路工人驻守事发地点,确保列车安全通过?!扒佬拮饕等么蠹依鄣酶觳捕继Р黄鹄?,都想早点回去休息,于哥却主动留下来守夜?!甭迳H号嗨?,“一个人在铁路边搭帐篷守夜,别人想想都难受,我们几次要换他,他只有一句话‘我体力好,多干点是应该的?!?/p>
从唐古拉到望昆,于本蕃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已经待了14年,当初一起上唐古拉的20多人中,唯有他一人还坚守在“天路之巅”。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右三)召集工友开会商定施工方案。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执着,他用十四载“冻土真经”彰显责任与使命
如果说待在4500米的高原就是奉献,那与钢轨朝夕相伴、与冻土日夜抗争,则是一种“心”的锤炼,他在坚守中铸造出最动人的词语——“执着”。
海拔4500米,人的大脑会因缺氧变得异常沉重,思维也会迟钝?!拔腋丈侠词碧乇鸾⊥?,洗完脸把牙刷忘了,刚和父母打完电话就忘了他们说啥?!毖饭こ缕籼嗡?。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宿舍里吸氧休息。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但于本蕃却用记笔记的习惯来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不便。走进于本蕃的卧室,桌边堆着几十本记事本。他告诉记者,这些记事本可是他在高原积累的“冻土真经”。
翻开这些笔记本,一个个案例被工整地记录在册,原理方法则使用另一种颜色写在旁边,有的地方甚至还画有简单示意图,“记得越详细,以后处理问题就越准确?!庇诒巨?。
“每天晚上开总结会,讨论工作遇到的各类问题。把每次讨论的处理方法记下来,慢慢积累下来,就这么多了?!笔哪?,5100多个日日夜夜,从小技巧到大经验,于本蕃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抗“冻”笔记。
“高原冻土是世界性难题,对线路破坏特别大,现在都没办法彻底解决。冻土线路的养护,最耗时耗力?!背导浼际踉崩罘芪渌?,“于主任对冻土可是专家,他的‘冻土真经’可管用了?!?/p>
“夏天冻土消融,要提防路基下陷,冬天冻土结冰,要防范路基升高,每个季节的侧重点不同,要准备的工具和设备也不一样?!庇诒巨?,常年和冻土打交道,已经让他对这位“老朋友”的脾气心知肚明。
望昆车间养路工人在检修线路(3月7日摄)。新华社发(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提供)
1月12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检查铁轨。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于本蕃将自己十几年的经验和思考融入日常作业,并总结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的“六标”检修工作法?!袄嫌诘恼馓追椒ㄌ毓苡?,尤其适用于我们唐古拉车间和他们望昆车间,好几次故障都是这个方法检测出来的!”唐古拉线路车间主任李彪林说,这套方法已在冻土较多的格拉段上广泛应用。
除了对冻土的总结思考,于本蕃和同事们还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他们先后完成了高海拔地区线路“小坑”整修、软轴捣固机捣固质量提升等多项技术攻关,他们车间也成为青藏铁路线上有名的“专家车间”。
“用我的‘冻土真经’为再战冻土出份力!”于本蕃说,最大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国家克服冻土难题。
1月12日清晨,于本蕃(中)与工友在昆仑山口附近的青藏铁路上施工。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忠诚,铁人精神永远是飘扬在雪山之巅的红旗
如果说雪域天路是青藏高原的彩虹,于本蕃的忠诚就是绘织彩虹的底色,是雪山之巅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这份忠诚也凝结着他全家人的奉献。
于本蕃结婚那年,他申请到唐古拉车间工作?!凹堑媚悄甏航?,我刚好轮休在西宁,当时和媳妇一起去人民公园看花灯,印象特别深?!庇诒巨旖锹冻隽诵σ?。十多年来,于本蕃在家过的春节屈指可数。
2010年,小家添新丁,但三口之家的日常家务和照顾孩子只能由妻子承担。由于操劳过度,妻子王兴芳也长年生病?!拔彝Χ圆黄鹚?,生着病还要忙里忙外,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她遇到什么难事也不跟我说,我总是回家后才知道?!碧岬狡拮?,这个钢铁一样的汉子红了眼眶。家,可能是他心里最想?;と从治弈芪Φ牡胤?。
于本蕃(右一)对作业设备进行消毒(3月26日摄)。新华社发(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提供)
今年由于突发疫情,原本在山上过年的于本蕃有机会回到了西宁家中?!岸紊衔思跎偃嗽绷鞫?,将轮岗延后?!庇诒巨?,往年阖家团圆的日子,自己总是家里缺席的那一个,妻子孩子早已习以为常?!敖衲旯?,难得的长时间团聚,儿子还有点不适应?!庇诒巨嘈ψ?,眼睛里充满歉疚。
各地复工复产的步伐不断加快?!?月底,我刚上来时,线路上基本没有列车,作业天窗点也都集中在中午一两点,每次几乎都有三个小时左右的作业时间,工作比以前轻松许多?!庇诒巨?,随着青藏两省区的经济逐渐恢复,青藏线的列车多了起来,“为保证白天行车,现在的天窗点又恢复到早上或者凌晨,时间也缩短到90分钟以内,工作强度也渐渐恢复到疫情发生以前?!?/p>
“列车越来越多,作业时间越来越紧,但心情却越来越好?!庇诒巨稚吓缌诵┫鞠词忠?,反复揉搓。
1月11日,于本蕃(左)和工友在青藏铁路望昆站附近巡检铁道。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回到望昆,转眼一个月了。想家时,于本蕃就到窗口向着家的方向远眺,拿着儿子送给他的小玩偶轻轻摩挲。但望着眼前的青藏线,他的眼神依然执着,“我们在这里,国家这条大动脉就没有问题,‘血管’确保畅通!”
寒来暑往,望昆车间背后的昆仑山岿然屹立,圣洁雄浑;风雪依旧,养路工人为之奉献的青藏线蜿蜒绵长,满载希望。于本蕃坚毅的脸庞上,早已爬满了岁月风霜。在这个生命与自然时刻斗争的地方,“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就是这群“钢铁守护人”的使命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