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春天里的5个“战贫”瞬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指引攻克最后的深贫堡垒
新华社记者
这个春天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出了加试题。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脱贫攻坚战要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唯有坚定信心,绷紧弦、加把劲。
距离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200多天时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指引下,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抗疫情、战贫魔,正在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我们撷取了春天里的5个“战贫”瞬间,展现基层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举措。
在宁夏西海固,金素素在出发去福建前给家里的羊添加草料(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宁夏西海固,金素素(右)在出发去福建前陪着妻子和儿女(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宁夏西海固,同去福建打工的老乡开车载着金素素驶出村庄(无人机照片,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飞往春天的务工包机
4月15日,是金素素从宁夏西海固到福建福州务工的第49天。这天,他领到了近4000元工资,这也是他4个多月来的第一笔收入?!澳呐鲁缘憧?,只要有活儿干心里就踏实?!彼?。
29岁的金素素以前在工地上绑钢筋,因疫情在家闲了一段时间,2月份听说政府组织大家去福建务工,他立刻报了名。
第一次坐飞机的金素素在紧张和兴奋中抵达福州,温润的气候让他吃了一惊:“感觉只用了2个小时就从冬天来到了春天?!?/p>
经过核酸检测等健康筛查,金素素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工作不仅辛苦,公司的规章制度更像是“紧箍咒”:按时上下班打卡、严格防护、说普通话……“最痛苦的是吃饭不习惯,但这些都必须克服!”激励他坚持下去的是心里的那个“小目标”:要争取当上“线长”,干出个样子来。
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脱贫攻坚的直接影响是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受阻。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如不采取措施,贫困人口短时间内收入就会减少。
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是当务之急?!巴ü鞑糠銎缎鳌愣缘恪镏独Ю投】煊行蚍蹈??!毕敖阶苁榧钦攵孕绿粽阶鞒鲂虏渴?。
据固原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尹正兴介绍,除了包车,固原市今年还首次采用包机“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送外出务工人员。截至3月底,固原市累计包机包车245批次,向福建省输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175人。
为了早点还清欠债,金素素连买瓶水都舍不得,“我要把钱都攒着,年底一起带回去,还了债再买个二手车”。心里想着“甜”,日子就不“苦”。
下一步,全国各地将继续通过“加强输出”“就地就近就业”“公益岗位”“创业培训”等政策,努力降低疫情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截至4月10日,全国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352.96万人,占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86.21%,较3月6日提高34.18个百分点。
4月19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西山底村贫困户张希在自家的花椒地里劳作。 新华社发
4月19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西山底村贫困户张希在查看花椒长势。 新华社发
4月19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西山底村贫困户张希(右)和驻村干部张华国一起查看花椒长势。 新华社发
“只要劲头不松,再难的事也不怕”
清晨的秦巴山区,太阳刚跳出山尖,洒下一片金黄。58岁的张希在地里伺候着花椒。他看着花椒树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睛放着光,坚定又充满希望。
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西山底村村民张希一家是典型的贫困户:妻子重度残疾不能自理,大儿子身患精神疾病,小儿子刚满20岁在外打工,全家年收入只有1万来块,还不够医药费和生活费。
贫困消磨斗志。前些年,干部来帮他脱贫他却无动于衷:“那么容易脱贫,我还能穷这大半辈子!”没本钱、没技术,张希继续过着“靠天养”的日子。
转机出现在2016年。南村乡将花椒种植作为产业扶贫项目。能贷款、教技术,看着很多乡亲们干起来了,张希也下定决心干出个样来。去年花椒第一年有了收成,9亩地收入了1.3万元。春节前,他家里添了个大冰箱,全家喜气洋洋。
日子刚有了起色,突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把劭纯毫?,农药化肥咋弄?老二还能不能去打工了?”“最穷的时候都没这么着急过?!?/p>
像张希一样,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扶贫产业能否尽快恢复直接关系到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能否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指明了方向:“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p>
这段时间,村里扶贫干部帮着张希联系好了农资,还安排他的小儿子就近务工?!八瞪恫荒苋萌兆油嘶毓??!弊ご甯刹空呕缸怕碌幕ń犯畔K?,“这都是你一棵棵种起来的,只要劲头不松,再难的事也不怕?!?/p>
自己干,政策帮,一关关闯过来,张希的日子有了奔头,还琢磨着再养几头猪?!敖衲臧臣铱隙芡哑?,过年请你来家吃饺子看春晚,可得劲!”他对扶贫干部说。
4月14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在自家铺子里展示苗族服饰。 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摄
4月14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在自家铺子里展示苗族服饰。 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摄
4月14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的妻子加工苗族服饰。 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摄
从靠天吃饭到创业当老板
春日暖阳下,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正在自家的苗服铺子里上网找新样式?!懊绶ㄉ碌每?,要多看?!彼钦吡钠鹈缧骞ひ?,如数家珍。
过去久居深山,靠天吃饭。现在家门口开店,自当老板。
杨进忍老家所在的广南县是云南省的深度贫困县之一。他家所在的西基德村隐在山林深处。进村只有一条土路,村里农货出不去,村外的产业进不来。
没有路,贫困就像摆在面前的大山。杨进忍不甘心,要翻过山,去闯一片天。他去广东学过电焊,在县里踩过缝纫机……给别人打工的日子勉强维持生计。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18年,他家被划为易地扶贫搬迁户。
搬出大山,在扶贫政策支持下,杨进忍大胆开起了苗服店。去年年底,店铺搞展销,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暗谝惶炀吐袅?8万元,连隔壁县的都过来买?!?/p>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订单大减,这对杨进忍打击不小。
既然订单少了,就利用这段时间“充电”。杨进忍开始专心考察起布料机器,还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毖罱趟?,当前最紧要的是克服疫情带来的订单下降的影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培训绣娘,研发新花色,为年底订单高峰做准备。
生意做起来了,杨进忍发动身边贫困户一起干?!跋乱徊揭龃蠡挂懈嗟娜?,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还能传承非遗技艺?!?/p>
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不走的工作队”。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25个省份共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6.5万人,覆盖11.8万个贫困村,共计带动贫困户410万人。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4月16日在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的“三区三州”和52个未摘帽县产业扶贫工作视频会上说,要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为每个贫困村培养3至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底线目标任务。
在新疆和田地区介格塔勒村,村民古丽苏姆罕·麦提托合提用接上自来水的洗衣机洗衣服(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兵 摄
在新疆和田地区介格塔勒村,村民在厨房里用水壶接自来水(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兵 摄
在新疆和田地区介格塔勒村,村民用烧开的自来水泡茶(4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兵 摄
甜水来了,饭馆开起来了
4月的昆仑山下,策勒河畔粉色、白色的杏花一树树开得正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古丽苏姆罕·麦提托合提开的饭馆客流还未完全恢复?!爸灰咔榻崾?,到山里来的游客就会多起来?!彼称诖厮?。
饭馆能开起来十分不容易,古丽苏姆罕特别珍惜。
策勒县介格塔勒村所在的新疆和田地区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昆仑山冰雪融水汇聚而成的策勒河是当地居民和牲畜饮水的唯一来源?!昂拥淖钌嫌问悄脸?,水里经常漂着牛羊的粪便。村里很多人都得了结石病,小孩子肚子痛也是常事?!碧崞鹚?,古丽苏姆罕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苦水。
2017年村里打了第一口井。甘甜的井水来了,古丽苏姆罕的机会也来了:2018年她的饭馆正式开业。
水,是很多深度贫困地区的“穷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任务。
介格塔勒村驻村第一书记曹建斌说,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复工,继续瞄准饮水安全、道路、用电、通信等领域突出问题,加大力度补齐短板,确保高质量脱贫。
喝上“放心水”的古丽苏姆罕对如期脱贫充满信心?!叭ツ?月到10月,卖12元一份的家常拌面,就挣了1万多元?!狈构菰鍪盏乃俣瘸隽怂脑ぜ?,“饭馆再添些新菜品,算上老公拉货赚的钱,我家今年一定能脱贫?!?/p>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在喂羊(无人机照片,3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驾驶三轮车前往日光温室(4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在自家的日光温室中忙碌(4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搬下山,天地宽
?。丛?,河西走廊才见新绿。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家的日光温室里有了春天的味道?!鞍凑兆罱谐〖?,一座日光温室一个月就能挣上2000元,过去种地哪有这么多收入!”
李应川家祖祖辈辈生活在祁连山东段的古浪南部山区,十年九不收,种地养不活一家人,他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2018年,李应川一家从古浪县横梁乡横梁村迁至富民新村,生活也有了新模样。
“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蓖哑豆ゼ嵴酱蛳熘?,对于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有部署。
对此,当地政府配建了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能重新回到土地上,这是搬出来的李应川没有想到的,而且还从土里刨食的种地“穷业”升级换代成了“现代农业”。不到一年,李应川就成了温室种植、暖棚养殖的“行家里手”。
按照计划,富民新村今年还要继续进行日光温室、养殖暖棚、调蓄水池等易地移民搬迁配套设施建设。
“受疫情影响开工比计划晚了1个月,我们要把疫情耽误的进度抢回来?!备幻裥麓宓匙苤榧钦叛犹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加大用工对接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如今,李应川一家已经脱贫。在移民迁出的南部山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植被覆盖度由搬迁前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8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脱贫攻坚以来,全国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毕敖阶苁榧窃诰稣骄鍪ね哑豆ゼ嶙富嵘系闹匾不帮嫌辛?。(执笔记者:侯雪静;参与记者:许晋豫、宋晓东、王博、彭韵佳、刘兵、林碧锋、杭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