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3日电 题:急防控所急,冲锋勇向前——华中科技大学以科研攻关推动疫情防控救治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伟
10家附属医院8900张床位、数万名医护人员投入战“疫”……处于武汉保卫战的主战场,华中科技大学两路作战,既全力支持附属医院战斗在疫情防控救治一线,也积极投身科技攻关一线,发挥工科医科优势,加大攻关力度,依靠科学武器向疫情宣战。
站在救治最前线
转入普通病房两天后的王强(化名),虽然虚弱,他已能说话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3天前,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王强脱离ECMO(体外膜肺氧和)设备。两天前,他顺利脱离有创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
“19天,456个小时,我们终于救活他了?!蓖靡皆盒哪诳聘敝魅我绞χ苣锌厮?。与死神争夺生命,必须依靠多学科优势力量。同济医院“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的救治模式,提高了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两天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一位97岁高龄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这位老人竖起大拇指说:“谢谢医护人员对我的大力帮助,没有你们我不可能这么快好起来。我能战胜病毒,相信其他患者也一定可以?!?/p>
“抗击疫情,救治是关键?;锌萍即笱靡窖г菏俏夜执窖Ы逃姆⒃吹刂?。学校10家附属医院全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均为定点医院。全力以赴收治病人,发挥了抗疫中流砥柱作用?!被锌萍即笱У澄榧巧坌掠钏?。
全力加强科研攻关
一滴血做标本,15分钟检测快速出结果。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建国告诉记者,作为医科主力军,必须加大科技支撑研究,针对核酸诊断不精准的问题,学院联合团队进行抗体检测试剂盒项目研发,正在进行临床验证,在辅助诊断方面将大有作为。
3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建国接受记者采访。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目前,陈建国正在牵头组织团队深入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和中药治病的科学原理,在坚持同质化、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药在临床中的使用。
3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教授介绍新一代智能红外设备。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0.3秒完成测温,利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被测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报警。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红外测温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教授组织团队满负荷生产,已累计生产1000多台新一代智能红外设备,在武汉、广东、河南、北京等多地投入使用。
3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许永超副教授介绍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电信学院许永超副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几十家医院使用,日均调用量3000多次,可以辅助医生定量分析,大幅提升效率,缓解影像医生的压力。
3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充分发挥学校工科医科优势,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学校已投入5000万元重点在医疗救治、药物筛选,特别是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被锌萍即笱3だ钤樯芩?,34个科研单位已参与疫情防控科研项目,学校正在组织遴选第二批科研项目,全力加强科研攻关。
守好校园安全红线
“现在有学院老师照顾我们,保证了我们的安全。父母每天都和我通话,我跟他们说,相信中国会控制疫情?!钡鹿粞硕嗨?。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留校学生992人,加上校园内教职工等13000多户,校园防护关乎师生安全,必须筑牢抗疫后方。目前,校内教室、实验室、运动场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一律临时封闭。学校为留校学生提供食堂“点对点”送餐服务,确保留校人员安全。
3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华中科技大学已于2月17日线上开学,目前仅本科生课程就有2300余门开课,3000余名教师、300余位教学管理人员在线互动,“??尾煌QА?。作为一所学生人数近6万、应届毕业生超过1.7万的高校,考虑到学生就业问题,学校最近举办了400多场“空中宣讲会”。
3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中)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李元元说,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更多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