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在北京举行的“公共空间的艺术审美”主题艺术讲坛活动中发言(2013年1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孙琪 夏子麟)两年前,“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刚刚结束了自己在清华大学长达七十年的教学生涯。如今九十六岁的他与人交谈时言语寥寥,但是谈及城市、人居,他的眼神仍闪烁着青年人一般的光芒。
年高未曾忘忧国。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吴良镛对人居理想的愿景。
将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来自他颠沛流离的早年经历。在1937年南京沦陷之前,吴良镛随家人一路西迁:南京、镇江、武汉、宜昌、重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耙皇奔涞囟揭?,瓦砾、碎石、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当我们从防空洞出来,火光冲天,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这些痛苦的经历,促使我内心燃起了战后重建家园的热火?!蔽饬硷藁匾涞?,“我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抱负,走进了(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p>
1945年10月,吴良镛受建筑学家梁思成之邀,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又在梁思成推荐下于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
在对建筑学的不断探索中,吴良镛意识到“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是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人居环境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科学是普通人的科学”,就此理念不断进化诞生的人居科学,成为吴良镛工作的核心。
1993年,由吴良镛主持改造的北京菊儿胡同被授予“世界人居奖”,这也是近代中国建筑作品首次在国际上取得的最高荣誉?!翱戳嗽诒本┏侵行慕谐鞘懈碌男峦揪丁?,评语这样评价吴良镛在保留传统四合院与创造宜居环境中的创举。
从参与战后重建到发展人居科学,吴良镛不仅将目标放在了筑建“广厦万间”,而且将城乡规划学、环境学、风景园林学等领域融入建筑学,为实现人类更宜居的环境继续奋斗着?!拔蚁M?3个现有学科门类上增设‘人居科学’?!蔽饬硷匏?,“人生百年,我现在已经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十里路可能会更加艰难,但是我不希望轻易失去这最后的‘人生单元’,我要积极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事?!?/p>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