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邓媛:从“父辈的抗战”说起
?
图为记者2015年采访抗战文物收藏家招思虹
大家好,我是参考消息报社的邓媛。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参考消息报社推出“父辈的抗战”专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反响,也在后来获得了中宣部的肯定与表扬。我参与这一专题采写期间,曾经采访过两位身份相对特殊的老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父辈的故事也许并不那么被人耳熟能详,但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讲述,却使我受到深深的触动深受触动。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这份记忆。
一位老人是东北抗联领导人李兆麟的后代卓娅女士,大家一听就知道,她的名字有着时代的烙印。当年为了坚持抗日,抗联战士们从东北到远东,又从远东打回东北,卓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李兆麟去世时,她年仅1岁,所有对父亲的记忆都来自于她母亲日后的讲述。其实在当时采访中,她首先告诉我的是自己母亲的故事。那也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东北抗联女战士,她曾经在怀孕时挺过了56天的断粮?;?,后来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山区,诞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卓娅的哥哥大哥。但不幸的是,为了不在追击的日军面前暴露部队行踪,李兆麟狠心把孩子丢弃在了山林中。直到今天,70多岁的卓娅还在寻亲。
“几乎每一个抗联战士的身后,都有一个家庭的悲剧?!闭馐遣煞弥腥梦矣∠笊羁痰囊痪浠?。
还记得卓娅反复问我:你知道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向我开炮”最早是谁喊出的吗?原来就在抗战胜利前夕,有在苏军的160名抗联战士被空投到日伪据点,他们抵达据点后同时向远东司令部发电:“我到此,反攻时向我开炮!”如此,所有苏军重炮都向着无线电的方向发射,仅仅7天的时间里,日本关东军全线崩溃。而这空投的160名战士,只有一两人活了下来,许多壮烈牺牲的战士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我采访的另外一位老人是原国民党29军著名将领宋哲元的外甥女、退休的历史学教授李惠兰。宋哲元是“七七事变”后、第一个对日军下抵抗令的国民党将军,同时也亲历了抗战初期的种种失利,比如平津失陷。由于这一原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一直有流言,说宋哲元是“卖国贼”,1935年签署了日寇准备的《华北防共自治协定》,“出卖了华北”。李惠兰为了给舅舅宋哲元正名,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寻访中外各种史料。当然,由于时代的原因,她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后来,她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里调出了当年《华北防共自治协定》的原文,她发现,上面根本没有宋哲元的签名。李惠兰回忆到这里时忍不住手舞足蹈,她说,她当时高兴坏了。
在历史教材中,东北抗联、国民党29军并不是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中被颂扬的“主角”,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一些人还颇受“争议”。所以在采访中,我特别理解卓娅与李惠兰都流露出的希望父辈的功绩不要被遗忘、更不要被污名化的心愿。这也是众多抗联战士后代、国民党老兵后代的心愿。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遗忘了。
我想起以前经常采访的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他的足迹踏遍云南、缅甸、印度几乎所有中国远征军涉及到的战场,他用30多年的时间寻找抗战老兵。这些老兵大多贫困潦倒,但不少人拒绝接受他的接济。戈叔亚曾经说,很多国军抗战老兵要么早早去世了,要么活到八九十岁还很健康。他们顽强地活着,是在等待,等待着对他们抗战生涯的认可。
但即便如此,很多老兵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如果历史重来,他们依然会再次坚定地走向战场,担负国家的责任。就像卓娅母亲去世前还不忘跟她叮嘱:“我这一生,追随共产党永不后悔,追求共产主义永不后悔?!?/p>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有多少这样的无名前辈,正是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坚守的家国情怀,才换来了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独立解放。
话题回到“父辈的抗战”专题。李兆麟与宋哲元的回忆文章在《参考消息》发表后不久,有一天,李惠兰教授给我打来电话:29军将领的后代也受邀参加“九三”阅兵了!隔着话筒,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兴奋之情。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报道具体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我想,正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众多类似这样的报道,促成了国家的这一决定。
直面历史的勇气,它考验了一个国家的自信与担当,也成为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标志之一。因为那些年里的信仰与坚守,都是父辈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和平年代里最稀缺的财富。
过去一段时间,曾有人在网上质疑过黄继光、质疑过邱少云。当社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所面临的诱惑与外来价值观的冲击也越加明显。普利策曾说过:社会是航行在大新闻人曾把自己比作海上的一艘行进着的大船的守望者大船,记者就是那船头的瞭望者。他要为社会守望,去发现大船在行进过程可能遇到的暗礁和险滩,并且要及时向船长报告,确保大船的安全?!安t望者”这种的使命,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更显得重要而珍贵。而且,这种守望需要我们有用新闻人的眼睛和心灵,去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客观世界的每一个细节。正如在刚才提到的专题中,虽然是历史题材的报道,但我们的守望却关系到社会进步的方向。
记得最初坐到新闻学的课堂里时,我的师兄曾经以一幅对联告诫师弟师妹:“世事洞明不脱一身书卷气,人情练达更兼满腔正义心?!辈煌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想,比文字更能使记者这个职业重拾尊重的,我想只有担当、责任与良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