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真理为帆,潮头奋楫擎旗来——解放军某信息通信旅六连用党的科学理论建连育人记事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梅常伟
三尺机台,中士王愫燕通宵未眠。她所尽心守护的,是粤东地区通达全军的高速信息网络,也是所在连队一茬茬官兵用血汗铸就的厚重传统。
进驻改革开放前沿43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解放军某信息通信旅六连始终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建连育人,自觉学理论信理论用理论,矢志强军初心不改,身处大潮本色不变,忠诚职守使命不移,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奏响推动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地生根的时代强音。
激发内生兴趣 锻铸忠诚之魂
段玉洋知道政治教育特别是理论学习不好组织,担任六连指导员后精心准备的几堂课,往往进行不到一半,就有不少战士打起哈欠。
“内容都很重要,道理我们也懂,可就是提不起兴趣?!贝笱勘┪挠攵斡裱笄昂蠼爬吹搅?,并不讳言对理论学习的“冷眼”。
一腔热情碰了壁,段玉洋觉得委屈,但更怕连队“金字招牌”砸在自己手上。
半个世纪前,连队官兵把千里线路上的23个维护站建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站,被誉为“红色维护连”;30年前,连队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进入新时代,如何让官兵主动走近理论,进而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官兵?
段玉洋率先作出改变,丰富的图片视频、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贴近官兵日常经验的切入点越来越多被引入其中。一段时间过后,打哈欠的官兵少了,主动举手互动的多了。而这,只是个开始。
一个个浓缩着翻天覆地巨变的地方,六连官兵来了。离开时,大家带着激动、赞叹,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的渴望也变得强烈了。
书单列了出来,读书计划定了下来,从故事性、解读性书目入手逐渐提高难度,直至通读原文原著;配合活动搞了起来,黑板报、小广播……轻松、灵活的学习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官兵乐在其中。
曾经打开书本就头懵的四级军士长昌勇,捧起了大部头理论书籍;曾经有空就玩手游的班长黄华荣,喜欢上了学习软件上的挑战答题,没事就来一局……“越学越觉得思想深邃,越学越觉得前途光明、充满力量?!辈滤?。
启发深层自觉 夯实育人之基
看完《新闻联播》,连队组织大家点评,战士梁晔璐把手举得高高的。
那晚,她走上讲台,围绕精准扶贫的新闻分享心中所思:连队官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实现思想“脱贫”,以便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一年多前,梁晔璐初次登台,却“支支吾吾半天没挤出几个字”。与她有类似经历的还有黄华荣,搜肠刮肚撂下句“今天新闻挺好的”就没了话。
“乍一看,他们是因为紧张,实际上是理论学习浮于表面,缺少独立思考和深入消化。”段玉洋说,打通学与思的链路,科学理论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
这些年,除了每日新闻点评,六连要求人人独立撰写录制广播节目,人人参与理论学习板报制作,常态化开展“日练百字,周习一文,月读一书”活动,鼓励大家把读书所思所得形成文字,并定期组织“士兵讲坛”进行讨论交流,评选优秀心得。
起初,对于写心得,不少人打心眼里抵触,有的干脆从网上抄来充数。四级军士长王武是其中一个,他坦言,自己“上学时就不爱读不愿写,提起笔,头皮直发麻”。王武的感受,段玉洋很清楚,但心得该写还得写。她说,只要花了心思琢磨,不拘长短,总会有收获。
日复一日,如燕衔泥。王武和战友们书读了一本又一本,心得写了一篇又一篇,不经意间发现下笔更顺了,想得更深了,学习抓得也更自觉了。几乎每天晚上,连队图书室的灯光都要亮到很晚。近年来,连队90%的官兵取得通信等职业技能证书。
笃信强军可期 凝聚兴连之力
2017年5月,六连等合并整编,人员大幅精减。时任连长寇克奇主动报名交流异地任职,带动全连21名官兵告别六连奔赴新岗位,其中13名骨干从繁华都市调到山沟哨所。
改革调整到位后,连队党支部加班到后半夜,研究制订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使命的思路举措。随即,一条“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蓝图渐次铺开:光端值机员黄静,同时兼任连队卫生员;哨所每名战士都是懂两三个专业的多面手……
“投身改革强军不是空话,每个人都应该全力以赴?!绷ふ录逊闼?,六连没有怕吃苦受累的兵,只有怕跟不上军队发展需要的兵。
为探明井下光缆状况,章佳枫纵身潜入几米深的积水中。台风肆虐,国防光缆突发阻断,连队官兵在暴风雨中展开接续作业。实战化抢修演练,战士蒙宝鋐的手指不慎被光缆加强芯刺穿,他忍痛继续作业,直至演练结束。
多年来,六连先后执行数百次信息通信保障任务,连续20多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