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坎帕拉6月10日电? 通讯:“带不走”的中文教师队伍
新华社记者张改萍
“请问,您是我们学院的老师吗?”
“是,我是语言学院的老师?!?/p>
“您贵姓?”
“我姓张?!?/p>
“我们认识一下,这是我的名片?!?/p>
……
在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教学点鲁扬子中学,学员们正在讲台上模拟角色朗读课文。
今年3月起,来自乌干达全国各地中学的35名青年教师来到鲁杨子中学,进行为期9个月的封闭式集中培训。到年底培训结束后,他们就可以回各自学校做中文教师了。这一采用全新教学模式的“乌干达当地教师孵化项目”,未来将给乌干达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中文教师队伍。
?。玻乘甑难г毕6锸鞘锥伎才晾员保矗肮锒鹘芙芨咧械挠⒂锢鲜??!暗毖9贾形呐嘌到淌ρ“蔚耐ㄖ?,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毕6锼担骸把Ш弥形目梢匀梦以诠ぷ髦懈芯赫??!?/p>
学员贾斯特斯来自坎帕拉以东400多公里的卡巴莱三一中学,是一名斯瓦希里语教师?!爸形哪蜒У氖呛鹤质樾?、声调以及量词的使用。在掌握一些规律后,我发现中文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p>
课余时间,这些未来的中文教师喜欢上了打乒乓球。由最初班上只有一名学员会打乒乓球,发展到现在有二十几名学员会打乒乓球了。
阿兰在了解乒乓球比赛规则和练习打球后,觉得乒乓精神和中国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很像?!爸泄硕晕蠢幢в行判暮拖M?,不到最后一刻,绝不骄傲自满、掉以轻心,也不轻言放弃?!?/p>
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钱明敏是中文培训班的一名教师,主要教授中文语法和词汇。
她介绍说,授课第一个月时,上下午都安排了课程,后来发现这种“填鸭式”授课方式许多学员消化不了?!拔?,我们经过和国内中文教学专家讨论,决定采用‘知识内化’教学模式,将下午三点半后的教学调整为课后辅导,指导学员作业和回答他们感兴趣的问题?!?/p>
据了解,“乌干达当地教师孵化项目”最初由乌干达教育部提出申请,中国汉办和乌干达教育部合作设立,旨在创新本土中文教师培训方式,分三期进行。每期分四阶段授课和考核,第一、二阶段安排了中文综合、听力、口语、书写课程以及中华历史文化和国情知识的介绍,第三阶段后增加中文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法等内容,最终让学员通过中文水平四级考试。三期培训结束后,受训总人数预计达到100人。
麦大孔院中方院长洪永红介绍说,每年汉办派往麦大孔院20名左右中文教师,加上当地一名本土中文教师,仅靠这20多名教师,在乌全国开展中文教学远远不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洪永红说:“这种项目孵化型培训创新模式加大了对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力度,可有效弥补中文教师缺乏的短板,亦可带出一支永远扎根当地的师资队伍?!?/p>
“学员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炭?,许多人早晨6点起床后就开始自习,晚上10点下课后仍然在教室坚持学习?!鼻髅羲?。
目前,培养本土中文教师是孔子学院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此成规模集中封闭式培训本土中文教师的麦大孔院,是第一个进行海外试点的孔子学院。
“在本土教师培养孵化行动中,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提高当地教师的中文语言和教学能力,争取把他们培养成稳定的中文师资力量,从而帮助更多乌干达人学习中国语言、体验中国文化?!焙橛篮焖?。
麦大孔院乌方院长奥斯瓦尔德·恩多莱里尔表示,麦大孔院已与乌干达国家课程发展中心建立伙伴关系,在乌干达中学推广中文教学?!啊诟纱锏钡亟淌Ψ趸钅俊瓿珊?,将在100所学??柚形目纬??!?/p>
“这里的每一名本土教师都是中文在乌干达传播的‘星星之火’,是中文教育在乌干达发展的最坚固的基石?!蔽诟纱锕铱纬炭⒅行闹魅胃窭偎俊ぐ凸嚷晁?。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